防治土白蟻 興大找到特定胺基酸
2019-07-11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中興大學昆蟲系與植病系團隊費時四年抓逾十萬隻白蟻及十二萬顆僅一公釐的真菌孢子球研究,找到台灣土白蟻與真菌共生的關鍵,是因需要真菌中的特定胺基酸,有助據以開發新型餌劑,防治土白蟻危害;研究六月刊登頂尖國際期刊「真菌生態學」(Fungal Ecology)。
-
邱俊禕(前)與歐玠皜(後右一)研究土白蟻與真菌共生機制,找到防治經濟害蟲點子。(圖:興大提供)
研究由興大昆蟲系博士邱俊禕、興大植物病理系博士生歐玠皜進行,由興大昆蟲系副教授李後鋒、植病系副教授陳啟予指導。
專研白蟻學的李後鋒指出,土白蟻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屬於經濟害蟲,甚至中國、東南亞部分地區水壩、河堤採土堤,土白蟻會造成土質鬆動,形成潰堤危機,因土白蟻食物範圍廣,尚未能找到關鍵防治辦法。
研究團隊從台灣唯一會與真菌共生的白蟻物種台灣土白蟻與真菌共生的特性著手研究,邱俊禕指出,發現土白蟻最愛吃真菌菇體長出的白色孢子球,鎖定孢子球與土白蟻營養成分關聯性研究。
李後鋒說,土白蟻約二到三公釐,孢子球更不到一公釐,包括邱俊禕與歐玠皜及實驗室廿餘名學生,拿著手持吸塵器找樹「吸」白蟻或採集微小孢子球,採集逾十萬隻白蟻及十二萬顆孢子球。
邱俊禕與歐玠皜等分析集眾人洪荒之力湊到的三百克白蟻及三克孢子球後,在孢子球內發現數種白蟻需要的必需胺基酸是吸引主因,邱俊禕說,利用這些特定胺基酸可開發有效誘引的新型餌劑,提供防治新方向。